欢迎光临青浦教育工会网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书海拾贝
读《幼儿教育的50个细节》有感
发布日期:2018-12-11 13:49:27   发布人:卢丽萍   
 

最近我又重新读了《幼儿教育的50个细节》这本书,这本书内有50个细节它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分为语言运用、非语言行为、教学探索、环境创设、因材施教和处理突发事件等六编,从六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中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语言和行为。每个案例又分为“细节描述”和“细节透视”两个部分。“细节描述”部分通过展示一定的情境,详细地描述了幼儿园教育中一些教师习以为常的语言和行为,生动形象地呈现出该案例的“语境”。“细节透视”部分则对案例中的细节进行简明的理论阐释,剖析了细节背后所隐藏的积极或消极意义,尤其是从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语言和行为中挖掘出极易被忽略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而我今年又带小班,我觉得看了让我特别有感触,让我从细节中发现自己其实还要努力的地方有很多。

“细节决定成败”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这句话对幼儿园的教育尤为重要。教师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语,传递出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意义,对稚嫩而敏感的幼儿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书中的每一个事例都很贴近我们的教学生活,以下就将我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正话”为何总要“反说”。

在这个案例中对于幼儿不好的行为,教师想运用过了“正话”反说的方法制止一些幼儿的不好的行为,如:当活动中有幼儿在说话时,老师说:“还有谁没有做好?还有谁在那里说话?”幼儿暂时安静了一会,又开始说话。当一名幼儿将绘画作品画到桌子上,老师说“你真够可以啊,都能在桌子上作画了,行为艺术啊!”结果不仅没有达到效果,反而其它的小朋友也学着在桌子上乱画。在案例中教师说的这些语言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老师也会说出上面的话语。在案例中这些语言明显是无效的,并没有达到效果。那为什么我们还会说呢?在这本书中进行了分析。对于教师而言,一些教师对幼儿说话随便,很少考虑自己说出的话对幼儿的身心影响。教师的心情处于消极状态时,会用“正话反说”的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对于幼儿而言,6岁以下的幼儿,他们理解反语的能力还十分有限,特别是小班中班的幼儿,他们很难理解反语背后的真正含义。

我的感悟:教师在指导幼儿教育行为的时候,应该先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信任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要给幼儿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要正话正说。老师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耐心的指导幼儿的行为。

二、你终于做对了。

这是一个操作活动的案例,活动中幼儿操作时教师没有关注指导幼儿,而是忙于给完成的幼儿贴一朵小红花。当有一个能力弱的幼儿操作空白的时候,教师没有通过提问进行指导,而是运用表情暗示,让这个幼儿最终完成操作。最后,老师还说了一句“你终于做对了”。这虽然是一个小细节,在案例的后面却反映了教师的理念及行为。“你终于做对了“说明老师关注于操作结果。教师的表情暗示,说明这个老师很重视幼儿的操作结果,而忽视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是如何与操作材料进行互动的。因此,在最后能力弱的幼儿已经不去想如何通过尝试来解决操作的问题,而是依赖于教师表情暗示来判断操作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没有通过操作得到发展,而在无形中丧失了自己的思考的意识,可能会养成依赖的习惯。在纲要中提到:“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通过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带动幼儿自主的去参与活动,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对于这个案例中的情况,老师可以给予幼儿犯错的机会,让幼儿在反复操作中真正体会到操作的方法。

我的感悟: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原有水平,允许幼儿犯错。教师教育观念要不断更新,不要只关注于结果,要更多关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获得的收获和得到的发展。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尽量用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积极主动地完成操作和探索的过程。

教学中的细节无处不在,只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关注幼儿,相信会有更多的发现。

201811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工会   版权所有
地址:青浦区公园路301号   电话:69711362(传真) 69711367(值班)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