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青浦教育工会网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书海拾贝
赏人间滋味,尝世间温情——读汪曾祺《人间滋味》有感
发布日期:2018-12-10 09:20:46   发布人:朱家角小学   

赏人间滋味,尝世间温情

——读汪曾祺《人间滋味》有感

青浦区朱家角小学  夏旻雯


九雌十雄,说的大约是农历九月宜吃雌蟹,十月宜吃雄蟹。最近螃蟹餐天天在手机朋友圈中出现,不难看出这个季节大家对于螃蟹的厚爱,对它大卸八块之余,还要拍照留念。《人间滋味》这本书的封面就是汪老先生画的螃蟹,大约同理,让人一看,觉得颇为应景。原以为这只是一本关于吃吃喝喝的书,最多介绍一些饮食习惯,风土人情,是旅食。没想到,看着看着就入迷了。

看了个头,就刹不住了。通篇天南地北的家常小菜,却让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少吃了很多特色菜,有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一股脑的混在脑子里,莫名会出现这样的念头:想吃想吃想吃。也许是因为吃过,想再回味。也许是因为没吃过,所以好奇。如一个个情节萦绕,不吃点,不足以磨灭这种“吃意”。

翻开书页,十四幅充满闲情逸致的画作,扑面而来的柴米油盐的雅致感,简直令人不敢相信。我还是最爱那幅螃蟹图,图的下方配上了汪老先生对螃蟹的观感:“螃蟹为什么要横着走呢?螃蟹的样子很凶恶,很奇怪,也很滑稽。凶恶和滑稽往往近似”。看它张牙舞爪,我却可百般调戏,这画面还是可以想象得出的。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五味人间、食肉和饮茶、吃食和文学、四方食事。汪老先生用一种平和的口气,像是唠家常一样,以愉悦的口吻说出了食物的温暖,让人的心万分妥帖。

在所有的家常食物里,最为特别的莫过于马铃薯了。其它食物都在其口吻下,从历史深处走来,从身边走过,凑在鼻子处,能闻到其香,看到其形,有时还教你如何做这道菜。而马铃薯则是汪老先生在一段特殊时期里的意象,有其形,不见其香。

1958年,汪老先生被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1960年结束了劳动,被分配在所里打杂。所里有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又被安排去站里画马铃薯图谱。

“我在沽源,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情,真是说不清。远离了家人和故友,独自生活在荒凉的绝塞,可以谈谈心的人很少,不免有点寂寞。另外一方面,摘掉了帽子,总有一种轻松感。日子过得非常悠闲。没有人管我,也不需要开会。”

虽然生活困苦,但是安逸祥和,什么烦恼事都妥帖了,心无旁骛。而一面又在感慨“我这辈子大概不会再有机会到沽源去了”。虽然已经脱离那时的困境,但普通食物的美味是那么得令人印象深刻。

有时候食物的美味有可能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那时的风物,那人、那事、那情。就说螃蟹吧,你说什么样的食材才是人间至味?是蟹膏的香醇还是蟹黄的绵密?

作为家中的女儿,我很是惭愧,每次周末回家,小包回,大包走。母亲通常说的话都是,给你们买了啥好吃的,快回来吃,留了好吃的,一起带走。年末了,桌上总有一盘蒸蟹,来来回回地说,这样的螃蟹蒸着最好吃了,然后又多剥出一个蟹肚给我。在一年的年末前后,一个大家族开始忙碌起来,初二到初五,总有那么两天,大家是聚在一起,胡吃海喝,一盘蒸蟹,你一只我一只,一会儿工夫,盘子就空了,老人家们聊起天来,家长里短可不少,小辈的我们慢慢地啃着螃蟹脚,能吃到满足。

食物本身有其滋味,令滋味恒久于心的,是一种情怀。



大家之才,浓与日常,起于闲情,终于凡理。这是一本充满温暖、感怀的书。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工会   版权所有
地址:青浦区公园路301号   电话:69711362(传真) 69711367(值班)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