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青浦区教育工作党委关于开展2021年“爱与责任”师德教育主题活动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切实加强我校教师师德正面引领,引导我校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校党总支按照既定方案,动员、组织各年级组开展 “爱与责任”师德教育主题系列活动,近期,我校八、九年级组积极推进青浦区实验中学“爱与责任”师德教育主题系列活动之——“好书我推荐”读书荐书活动,活动分别由八年级年级组长马雪芳老师、九年级年级组长范莉花老师主持,年级分管领导和年级组全体教师出席本次活动。
分享书目摘录
分享书目一:《爱的教育》
分享者:陈程老师、沈红老师、邢申茜老师
荐书理由:《爱的教育》一书中描绘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体有残疾,也有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些孩子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人物受到熏陶,让我们也同样被其中所体现的强烈的情感震撼。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仅仅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帮助他们体会到父母之爱;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要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别人。本书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的所思所感并不同于成年人,本书的情节能够使人真正地了解到孩子们对世界和环境的看法,让我们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从而也让我们教师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分享书目二:《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分享者:杨旖旎老师
荐书理由:本书呈现了作者王晓春老师对问题学生教育的一些认识和经验,分为三个部分:总论、专题研究、案例。总论部分是以问答形式呈现,读者阅读时会更有代入感;专题部分很适用于青年班主任解决班级中的不良事件,如“注意力匮乏症”“追求奇装异服”“怪发型”“说谎”“攀比拼爹”等,阅读这些专题,或多或少会给教师带来一些灵感和可行性方案。案例部分则是作者和教师们在网上谈论的实际问题,更具有可操作性。面对学生的突发事件或者感受到有不良因素存在的时候,教师尤其是青年班主任可以针对本班问题寻找相应的专题、案例,看是否能用书中的方法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中来,多吸取些经验教训,更有利于班级管理。
分享书目三:《给老师的建议》
分享者:钱小逸老师
荐书理由: 《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的教育学著作。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列出了100条建议,其中前50条建议为上篇,主要论述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后50条建议为下篇,主要论述教师如何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以保证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他的教育理念可谓十分超前,与当下的双减政策十分契合,因此,这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也确实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实用的建议,值得一读。
分享书目四:《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分享者:汪洋老师
荐书理由:《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是特级教师吴非关于“课堂”的思考笔记,是其历经五年潜心思考的心血之作,更是其数十年课堂教学经验与反思集成。文章皆篇幅短小,一事一文,说理透彻,语言精练,情透纸背,启人深思。这本书在我眼中算得上是一本关于课堂的“百科全书”了,内容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小到评价一个学生的回答,大到如何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几十分钟的一节课,你虽然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却无法预知那些妙不可言的细节或是突然出现的障碍,你也未必能清晰地描述它与未来的某种联系。”这段话时刻提醒着我每节课的作用都是独一无二的。当我站到讲台前时,除了要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更要思考这节课对学生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就像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就像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窗户;书籍像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书籍就像一面战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书籍就像一把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
我校党总支已将本次“好书我推荐”读书荐书活动的全部推荐书目通过学校公众号推送分享,同时将继续按照区教育工作党委的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策划、开展各类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六个一”活动,在新征程上继续践行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铸就大爱师魂,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
撰稿、编辑、摄影:钟 扬
审核:戴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