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一个成语,是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寓意我们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它出自《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逐字逐句地反复阅读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的精通,我所理解的“读百遍”,不是真的要求我们去读百遍,而是透过精读以促进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说过:功夫下到一定的程度,就能让读书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要反复读、仔细品,甚至把相关的书籍和背景材料找出来对照着读、比较读,彻底琢磨清楚。可见,一本书要读出意、读出味、读出书之精髓,必须要有悟性地读,能够与作者融洽地平等交流,在心灵的碰撞和摩擦中才能灵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彻。如果我们不带思索地读百遍书,又怎会奇迹般地自见其意呢?
我们在一生中读过许多书,也许每本书会读许多遍,但恐怕吸收的并不多。盲目地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忽视了觉悟,只能导致绝大部分知识像破砖烂瓦,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大脑某个易被遗忘的角落。悟性如建筑师手中的设计图,能将这些零乱的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构筑成知识的大厦,这样我们读书的目的会更明确、简单。才能真正让书化为知识、化为经验、化为我们可用的财富。
都说,一百人读同一本书就会有一百种感悟,所以只有我们带着自己的思想、经验、感悟去理解书意,去书本畅游并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心灵大厦,这样的读书过程才能更有效、更有意。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更要理解读书带给孩子人生作用的意义,那就是要让孩子会读书、读好书。 允许每个孩子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反复阅读中体悟读书的愉悦和乐趣,从而喜欢读书、爱上读书,并且学会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们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一种激励,是一种积累,是一种带有自主思考和博阅后的“柳暗花明”。
庆华幼儿园 朱爱芳